-
房屋的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內容?詳細閱讀
房屋的拆遷補償主要包括房屋補償、拆遷獎勵、房屋裝修損失補償和被拆遷人貨幣補償。拆遷獎勵:為保障被拆遷人能夠在規定時間內獲得安置房。如有拆遷獎勵等。那么對于相關法律法規你了解多少呢?快來和我們一起看看吧。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產權調換房;安置房價格不低于當地同地段同面積普通商品房價格進行安置;與房屋產權人或者承租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或者安置補償方案確定;搬遷費、臨時安置補助費
-
對工傷事故造成勞動者傷殘程度的認定如何進行?詳細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構成殘疾、死亡或者經診斷承擔主要責任的,應當認定為工傷傷殘等級,按照《工傷保險條例》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第三十六條規定:“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造成傷殘,其殘疾程度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協商確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協商不成時,可以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對于勞動者工傷后傷
-
如何證明當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詳細閱讀
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工傷事故的發生,往往導致員工或其親屬成為工傷案件的被告,從而引起訴訟。因為勞動關系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所以工傷賠償和勞動關系之間有一定的聯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但是這種聯系并不能成立。一般情況下工傷賠償和勞動關系之間存在著一些特殊情況,即工傷事故發生后,勞動者可能會在這一過程中受到傷害。那么作為勞動者,如果有必要做工
-
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時發生工傷怎么辦?詳細閱讀
近幾年,我國的工傷事故數量逐年增加。根據《國家統計局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說明》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共有企業職工傷亡事故3156起,死亡2380人;2013年這一數字上升至4241起,達4096人之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截止到2014年8月底,全國共有各類工傷保險基金累計支出108.7億元。其中在職工住院治療期間所發
-
工傷申請的訴訟時效是多久?詳細閱讀
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認為是工傷,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三十日內提出。請求由人民法院受理,不受提起訴訟的期限限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申請工傷認定時,用人單位要提供下列材料: 1.勞動合同; 2.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的證明(包括職業工種目錄、工時消耗項目及工作量清單); 3.職工因公受傷或住院的診斷
-
認定工傷后職工能否主張工傷待遇或賠償損失?詳細閱讀
《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工傷職工或者近親屬認為工傷認定部門作出的工傷認定結論存在重大誤解的,可以向工傷認定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復核申請應當由工傷認定部門書面通知用人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用人單位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內書面回復復核申請。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對于工傷認定部門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后提出復核申請,用人單位應當自收到工傷認
-
如何在宅基地上確定違約責任及賠償?詳細閱讀
違約責任的確定,不能僅僅依靠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就能確定。合同主體的確定是合同成立的重要前提,當事人必須依據自己的意思表示確定合同義務與責任的承擔。今天我們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實踐中,違約責任主要包括: 一是賠償因對方違約造成的損失; 二是賠償因違約造成的損失; 三是因違約行為所產生的責任后果。 損失應當適當確定。因違約造成當事人之間發生法律上的
-
宅基地上建設的房屋權屬如何確定?詳細閱讀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其取得的宅基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本案中,石某的房屋系其享有該宅基地使用權而依法建造的建筑,系他自己對該房屋進行使用,依法享有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村委會作為房屋所有權人對房屋享有土地使用權,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條第2款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承包本集體土地后取得該土地上的房屋和其他附著物的所有
-
宅基地權利人要求履行生效判決未明確土地使用權人怎么辦?詳細閱讀
在農村,房屋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土地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資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在農村土地方面產生了許多矛盾糾紛,主要表現為宅基地糾紛、相鄰關系糾紛以及房屋所有權與使用權存在經濟利益沖突等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其中,宅基地糾紛是農村普遍存在的一種矛盾解決方式。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宅基地確權后的權利主體、侵權責任法中涉及
-
宅基地使用權的登記制度是怎樣的?詳細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62條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土地的使用權,其宅基地不得買賣。”該條規定了農民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轉讓和處分的權利范圍和效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根據該法第15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設用地使用權自動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回。”第61條規定:“涉及宅基地使用權爭議經依法處理后當
-
關于宅基地使用權的轉讓問題應當如何解決?詳細閱讀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宅基地使用權屬于集體所有,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轉讓、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變相轉讓。在此情況下,村民未經集體組織批準不得擅自轉讓宅基地使用權,更不得違背國家法律規定,同時也是宅基地使用權實行無償取得和有償使用原則。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希望能夠為您帶來幫助。 農村村民轉讓房屋,應當依法申請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法律效力。但是,宅基地使用權是農村村民賴以生
-
土地糾紛通過調解解決的概率高嗎?詳細閱讀
發生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土地共有爭議,只要其不存在惡意串通損害集體利益的情形,即應當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公平、公正的方式進行調解。其他成員利益的情況,應當依法進行處理。我們整理了以下內容為您答疑解惑,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與其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在發生土地所有權或其他土地權利義務關系時,應當平等、自愿、公平、誠實信用原則。發生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的土地所有權

21.8
億累計挽回客戶損失21.8億元人民幣
1000
余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政府單位的法律顧問
1996
年是中國創辦最早的合伙制律師事務所之一
200
余名律師,各領域均有專家級律師坐鎮
30
萬+累計解決客戶疑難法律問題
70%
律師70%以上律師獲得法律碩士學位